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
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现象结题报告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物理与社会生活》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四)研究方法:
“创设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实验探究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五)体验与反思
本次研究性课题,同学们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我们的组员非常听从指挥,合作的十分融洽,从头到尾到没出现什么大的分歧。这是十分难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全部毫无保留贡献到这次活动中了。
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二
电流表的改装
一、引言
在我国,课堂教学仍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新途径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作用。自“研究性学习方式”提出以后,人们便开始探索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构建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现行物理教学大纲,虽然强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教科书上也不少,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限制下,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未将实验摆正位置,只是把实验当成理论的附属物,实验教学只作为帮助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为解难释疑起铺垫的阶梯。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重实践,重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将会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自主探索地学习物理知识,使课堂教学从“掌握型”走向“创新型”。
二、《电流表的改装》一节的教学设计 1.教材处理
不同的磁电式仪表,都是由一种称为表头的灵敏电流计改装而成的,利用未经改装的灵敏电流计只能对弱小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通常只有几十毫伏和几毫安,满足不了测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表头进行改装。该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己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创造性地设计电流表和电压表,并设计电路,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验中,对电阻的串并联知识有充分的运用和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来理解电流表的改装原理,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学习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据此,我从知识技能、思想情操、科学方法三个方面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2.知道如何去探究电流表改装的规律;
3.串、并联电路的相关知识在电表改装中的应用.
(2)思想情操目标:
1.激发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科学方法目标:
解决重点:通过探究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总结出电流表改装的规律,切身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突破难点:理论分析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创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法选择
(1)设计本节 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 (3)做研究性学习的分组实验,教师启发性引导。 (4)建立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5)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层次性问题,兼顾个性的启发诱导。
3. 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思路设计说明:
(1)本节课实际上是要把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利用这个知识做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从中学到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
(2)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3)通过评估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效果分析
1.讨论、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在一起学习,增进彼此亲近感,消除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激发,使全班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另外,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把绝大部分讲话时间让给学生,讨论中有了更多的学生在讲话,因此,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说的机会是传统物理课堂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整个课堂气氛很轻松、热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生在愉快中受到创新教育
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 ,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告诉我们:“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把学习个体与学习群体;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互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带给课堂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将带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学习精神和清新愉悦的学习心态,将会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站内容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科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下一篇:大学生辽宁兴城地质实习报告